都说清朝末年对外战争屡战屡败,丧权辱国,但清朝还是打过三次扬眉吐气的战争。
1.收复新疆。1865年,浩罕汗国入侵新疆。浩罕汗国就是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主,附带哈萨克斯坦,吉尔吉斯坦,塔吉克斯坦大部区域的一个中亚汗国,曾经向清朝称臣。1865年,浩罕汗国以支持新疆分裂势力建国为名,入侵新疆,左宗棠为了维护新疆主权,以不足3万人的兵力劳师远征,一举出兵收复新疆,这场战争按理非常难打,阿古柏基本占领新疆大部,以逸待劳,兵力上又占有很大优势,但是清军在左宗棠的领导下,一举收复新疆。这场战争还间接威慑了沙俄,迫使沙俄转移了入侵目标,去灭亡并吞并了浩罕汗国。
2.中法战争。中法战争,一直被认为是一场不败而败的战争,是中国的耻辱。不过看过清朝于西方列强战争的同学们,也不得不承认的是,这是清朝对西方列强唯一值得称道的战争,虽然结果不尽人意,但却是清朝唯一一场没有割地赔款的战争,是中国损失最小战果最辉煌的战争,是东方世界第一次对西方列强反击胜利的战争。清朝政府如果不是因为过于腐朽,不堪救药,中国极有可能因为这场战争而重新崛起,昂首屹立于世界之林。也许很多人都没想到的是,这场战争导致西方世界重新省视中国,不再轻视,纷纷与中国交好,互通交流,中国也借着洋务运动,大举引进技术,大办实业,扩充海军,加强国防,一度出现中兴现象,只是,令人非常遗憾的是,不说了,大家都懂的........
镇压甲申政变
3.镇压甲申政变。中法战争期间,日本借清廷无暇东顾,挑唆朝鲜开化党叛乱,在日军协助下,杀死数名大臣,并挟持国王,朝鲜王后闵妃求助清朝帮助镇压叛乱,驻朝大臣袁世凯先斩后奏,在未得到清廷答复的情况下,以250人的兵力,十人伤亡的代价,痛击叛军和日军组成的联军1500人。这是日本入侵朝鲜的前奏,虽然战争规模不大,却有效的震慑了小日本。如果不是因为中国一贯自以为是的“大度”心理,没有警惕之心,中国完全可以借助中法战争的胜利,与西方友好交往的有利条件,遏制打压小日本的崛起,也不会有甲午之祸。
痛惜,痛惜..........